登录 注册
登录

尊师何彪的40年

人物
0 150529

电头条新闻云南曲靖6月30日讯(通讯员 念红丽)40年前,带着满腔热血走进了每一座变电站检修工地。如今,同事兄弟们在工地上用特别的仪式,欢送何彪光荣退休。一个甲子就到头了,感叹时光在岁月的长河里飞速流逝,但何彪走过的每一个人生职场阶段,闪光足迹都深深镌刻在曲靖电网这片土地上,乃至整个云南电网。

如此平凡,却闪耀光芒

何彪,云南电网公司享有盛名的一级拔尖技能专家,云南电网公司“金牌员工”、“先进工作者”,南方电网公司“在岗培训优秀师傅”,电气试验高级技师,也是扎根电力一线40年的“设备医生”,曲靖供电局人人仰慕、敬重的“大专家”彪师。

1982年8月,他从滇东电业局修试所变电检修学徒开始,试验电气工、副班长、班长、变电专责,2005年被评上技术专家。在平凡的岗位上日复一日,螺丝一扭就是40年。试验接线、测试仪操控、数据分析,每一项技术难题,最终都迎刃而解。千千万万台设备上留下过他的汗珠,却非常执着于把每一颗螺丝钉都扭好,把每一台设备都维护好,较真于每一个数据,对专业技术近乎痴迷的钻研精神永不服输。

自被评为一级拔尖技能专家,何彪便带领变电修试所专家工作室里的41名专家技术骨干攻坚生产设备难题。桃李芬芳满天下,在他的培训引导下,一批批有志青年快速成长、成才。共累计为局输送各类技能及管理人才20余人,高压试验专业新增二、三级领军技能专家各1人,二级助理技能专家2人,四级助理技能专家3人,高级技师6人。多人被授予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各项不同等级奖项。

在工作之余,他发挥专长、集思广益,带领技术骨干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攻坚生产设备难题,取得了一系类技术创新和设备改造成果。其中,创新成果20余项,获各级荣誉30余项;获云南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奖、技改贡献奖,优秀专利奖10项;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专业技术论文获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这些点滴积累的成果,最终都以点滴汇聚的光芒反馈给滇东这片大地。

超越岗位,给专业找茬

仔细向试验高压班班长,或是部门里年长的师傅们打听关乎何彪的事迹,他们都能娓娓道来一大堆我从来没听说过的各种类型设备故障。在描述不常见缺陷,或是即将要造成重大隐患的各种情景时,他们就神采奕奕、不吐为快,似神操作一般,将何彪当时的样子场景再现。兴奋、专注,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并立马跟这个新缺陷较起劲来,埋头研究琢磨。

2017年,在500千伏曲靖变电站500千伏线路间隔预试定检工作中,高压试验人员对电压互感器进行电容量测试,测量数据虽然有点异常,但没有超出规程范围。依据现场有专业经验的人员判断,如果继续运行的话会向不好的趋势发展,但没有具体处置方案措施。后来,大家就请何彪来现场协助指导。正处炎炎夏日,头顶骄阳,完全看不出身为老师傅的状态。现场带领大家从原理、结构、试验方方面面进行综合分析。三节500千伏电压互感器分段屏蔽,将外界干扰全部排除后再进行试验,从而得到一个设备本身准确稳定的数据,然后再结前几年数据和规程进行判断,被检修设备确实存在问题。说干就干,修试所便组织人员紧急更换了该隐患设备,避免了不可估量的电网风险。

2020年,110千伏大西变电站主变发生铁芯多点接地故障。何彪在现场对设备不同运行环境下进行试验及综合排查分析,判断设备工艺不足而造成铁芯硅钢片变形,随着运行温度的变化,硅钢片就会随之吸附或膨胀,这无疑使得变压器内部有了一个“活动”的接地点。大致找出故障原因,检修人员就对变压器进行排油、吊罩缺陷处理。现场令人惊讶,故障原因同何彪分析的别无二样。再一次,220千伏珠街变电站1号主变铁芯多点接地故障,则是利用电容放电的方法来精准判断处理,省去了排油和吊罩检修的一系列麻烦,提前回复供电,避免了电网风险。

书不离手,技不离口。每次听说修试所基地来了新设备,何彪总是在上班之前早早的就蹲在设备周围,查看结构回路、型号数据,与之前设备相比有哪些优势,对电网利弊区分,以确保在设备安装之前再次检验。开会时,他会找一个安静,靠里面的位置坐下,这样就不至站站起起让座而浪费时间和分散精力,会议还未进入主题之前,他总是安安静静的在看书。在榜样面对面,与青年员工分享成功经验时,年近60岁的彪师还会害羞,他觉得自己所掌握的专业技能知识还远远不够,并表示自己也正处于学习的状态中。

歌德曾说,科学好比一棵大树,一个人怎么也抱不住。科学是件了不起的事情,何彪所呈现出来的就是不停的学习,终身的钻研,时刻追随无穷无尽发展的科学技术精神,只想用他自己绵薄之力为电网再续护航。一本本他爱护而又独钟的专业书籍,不知被他看了多少遍,翻了多少次,他尊重这些令他思维活跃,变幻莫测的线性图,给予他源源不断源泉的数据和公式,发黄,补丁摞补丁的书籍记载着他对知识的渴望。他在每个检修人员心里都树立了一座专业技术丰碑,铸就了修试所独特的修试精气神。

砥志研思,让匠心传承

何彪是名副其实的一代电力匠人,他清楚的知道,对电网更大的贡献莫过于传承,让下一代传承技术,更传承精神。从不把“做过什么”这些字眼挂在嘴边,却这样默默无私践行着。

与他正式立订过师徒协议,喝过拜师茶、接受过拜师礼的徒弟数量并不多。然而,修试所的每一名检修员工都是他的徒弟,或是徒弟的徒弟,都受到过他技术指导和扶持,在行为举止方面都被他深深影响。哪怕就算平常跟他聊聊天,在工地时听他讲讲关于曾经设备专业方面的冷笑话,都会令人回味无穷。在大家口中、心中早已经把他当成了各自的恩师,对他满怀尊重。

2004年,因改革他是第一批参加技师考试的检修人员。九场考试不是一般人能吃得消,当时整个局去了9个人,只有何彪一人,门门一次性考过。听与他同时去考试的师傅说,“监考老师想拜他为师傅,希望以后现场不能解决的向他请教。”考评期间,他将鉴定中心五台故障设备给修好了。第二年他又一口气取得了高级技师资格证书。

专业“擎天柱”,这是大家对他的尊称。虽然即将面临退休,但当电网、设备碰到重大隐患,或者新变压器投运投产,关键设备试验和投运时,他总会在现场,把握好投运前主设备最后一道关口。

2021年,220千伏者海变电站2号主变因抗短路能力不足,不满足目前运行要求,需返厂维修。当时供电局各相关职能部门协商将利用三岔变电站的自由变代替者海变电站的三相变临时运行,但两台主变诸多参数不匹配,因此大家心里没有十足的把握。何彪当时利用各项公式对两者参数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调度给予的数据正好吻合。何彪拍手叫板,“尽管放心投,没有问题。”

变压器容量增加,在投运之前将对三相单相变进行常规、大型试验。何彪驻扎现场9天,全程实时监督各项试验数据,在投运之前再次确保极性组别正确。他喜欢干有挑战性的工作,他常说,“不要怕麻烦,不要怕有问题,有问题才会动脑筋、想办法,才能显示出能力和水平。”强大的理论计算功底超越了现代测试仪器的分析能力,整个供电局估计难于找出第二人。

倾其一生干好一项事业,何彪热爱的自己的专业,他喜欢与设备打交道,设备犹如自己另一些孩子一样,习性、脾气被他摸得透透的。今年8月即将退休的他,除了不定时到变电站外,每天按时按点到办公室进行高压试验报告审查工作。他身上这种修试情结,便是这一代电力匠人的修试精神,修试所日益壮大,越来越多的电力修试新人将接过他的这一棒,传承梦想与力量。

30多年前,他曾在自己的见习评定表中写到,“面对新工作,我主动向老师傅请教,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级班组各项工作,结合过去所干过的检修工作,使自己在较短的时间内独立胜任工作,不断地创新进取。”如今这段人人都会讲,都会想的话,又有多少人坚持到最后了呢?这么多年来,何彪不负誓言、履行诺言,这股韧劲让他在专业路上越钻越深,在高压试验专业成就了一片光耀检修人的天地。

微信截图_20220630205433

变电修试所开展专项培训时,何彪对技能考评测试做讲解。

高压试验专业人员参加云南电网公司组织的技能比武之前,何彪对他们进行实操培训。

高压试验专业人员参加云南电网公司组织的技能比武之前,何彪对他们进行实操培训。

何彪带领变电技术人员对从变电站更换下来的典型故障避雷进行解体,在阀芯深处找到了故障所在点。

何彪带领变电技术人员对从变电站更换下来的典型故障避雷进行解体,在阀芯深处找到了故障所在点。

何彪带领检修专业人员到变压器厂对故障变压器进行解题分析讨论。

何彪带领检修专业人员到变压器厂对故障变压器进行解题分析讨论。

责任编辑:周忠群


发表评论

0 个回复

电头条新闻

电头条新闻

71640 2019-03-16 加入 中国

(这个人懒得留下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