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登录

云南富源:电助力山村盘出大产业

生活
0 99793

电头条新闻云南曲靖6月28日讯(通讯员 杜明彦)“感谢党的好政策和供电部门的大力支持,让我这么大年纪的人还能创造这么大的产业。”近日,在曲靖市富源县竹园镇大拖乌村,村民杨爱国说到。

58岁的杨爱国是土生土长的大拖乌村人,养殖了2300头猪,年创收数十万元。在2020年以前,杨爱国常年在富源县营上镇开超市、买家具。原计划回乡养老的他,回到村后看到大多多村民在养殖后,毅然决定在家继续创业。

杨爱国的生猪养殖,采取与猪企合作的模式。猪企把7至9公斤重的猪崽拉来,由杨爱国负责养殖,150天后,猪企按保底价17元/公斤的价格收购,饲料也由猪企提供。

“我之所以这么大年纪还能养这么多猪,全靠电力。”杨爱国说,养殖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电力。饲料拉来后,通过电动机器抽到料塔里,之后,用机器输送到每一个猪舍。所有猪舍都设置有红外线,把投喂量设定好后,机器按量投递。猪群饮用的水,也是通过抽水机从机井抽取上来,储存在蓄水池。

各种电动机器的运用,为杨爱国节省了大量人力成本。当下,2300多头猪的养殖场里,只雇佣了4个工人,且工人每天上班时间都不足8小时。

据了解,近年来,南方电网云南曲靖富源供电局结合乡村振兴的用电需求,不断加大农村电网投资建设力度,着力提升乡村供电服务水平,有力有效助力全县农村养殖和种植经济的发展。

在距离大拖乌村不远处的乐乌村,张金福种植了14亩车厘子、3亩葡萄,养了1700多头猪,这个早年间一度依靠烤烟谋生的农民告诉笔者,他之所以放弃种植烤烟,主要原因之一是“村里的电力变得充足了。”

张金平算了笔账,他一亩车厘子的产量有5200公斤,一公斤市场价约100元,仅一亩的毛收入就差不多有50多万元。3亩葡萄葡萄的毛收入也有30多万元。“和烤烟比起来,现在的收入不止是翻了几个倍。”

张金平的车厘子和葡萄,每星期至少要浇一次水。浇灌的水全是通过电动水泵从60米深的机井中抽上来。尤其是车厘子,除了对灌溉要求高外,对温度的要求亦很苛刻,温高温低都不行,需要在恒定的温度里成长。因此,张金平在车厘子生长的大棚安装了电动遮阳网,确保大棚内的温度恒定。

“电力为我省下了不少人力成本。”张金平说,他的种植区域都安装了喷灌设备,遮阳网亦有总按钮和分按钮,种植区的浇灌和施肥,以及控温工作,都只需按动按钮就能完成。

电力加持,养殖业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电力加持,养殖业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为群众用电奔忙的电网人(杜明彦 摄)

为群众用电奔忙的电网人。杜明彦 摄

责任编辑:周忠群


发表评论

0 个回复

电头条新闻

电头条新闻

71640 2019-03-16 加入 中国

(这个人懒得留下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