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登录

扶贫路上的“宋老师” ——记南网贵州安顺普定供电局驻村干部宋宁

人物
0 153217

驻村干部宋宁帮助村里的孩子上网课(王进 摄)

驻村干部宋宁帮助村里的孩子上网课。王进 摄

电头条新闻贵州安顺12月9日讯(通讯员 王进)5月的早晨,疫情防控下的革渣村格外宁静。

驻村干部宋宁照例去给几户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属测量体温,刚回到村委办公室,几个孩子就走了进来。一个小女孩说:“宋老师,学校已经通知复课了,我们没有什么好东西送给你,这是我们特意为您摘的李子,还有我们写给您的信,谢谢您在疫情期间教我们学习!”话刚说完,孩子们便泪显了眼眶,还伴着隐隐的抽泣声。

《给宋老师的一封信》,打开孩子们用作文本写的信,宋宁被深深震撼了。信中,孩子们回忆了他在疫情期间教他们学习的点点滴滴,孩子们纯真的话语让他热泪盈眶。“这是我入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最感动的一次。”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宋宁仍然十分激动。

2019年,在普定县进入脱贫摘帽的关键时期,宋宁从安顺普定供电局主动请缨到革渣村开展驻村工作,很快两年就要过去了。

“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牢记总书记的话,宋宁把教育扶贫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疫情防控期间,虽然学校停课不停学,但在走访中发现,因经济条件有限,有些人家买不起智能手机,有的家里没有网络信号……各种原因导致村里的孩子不能正常上网课,功课落下了许多。

从孩子们的眼里,宋宁看出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还有对家庭条件限制的无奈。看着孩子们面临的困难,宋宁思来想去、辗转难眠,开办“网课集中学习班”的想法应运而生。

“网课集中学习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硬件问题,当宋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事和家人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支持,大家纷纷把自己的手机和平板电脑捐献出来,第一个难题得以解决。没有教室,就把村委会议室暂时腾出来,改造成临时教室,网课设备和“教室”都有了,“生源”却成了问题,毕竟大多数村民认识不到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只要能识字出门打工就行,有的甚至把孩子的教育当成生活的负担。

为了帮助孩子们集中上网课,宋宁挨家挨户进行动员。正月间的革渣村特别的冷,阴雨绵绵,寒风刺骨。但宋宁深知“今天的孩子就是明天建设革渣的主力军”,怀揣着一颗炽热的心,一个人走在深巷里、走在烂泥地上、走在田间地头,越走越热却越发带劲。一次动员不成就去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我的学生从一人、两人、三人、五人逐渐发展到了拥有26人的各年级学习班。”宋宁说。

为了保证孩子们第二天能顺利听课,每天晚上,在村里值守的宋宁会提前把设备收集好,充足电,并在第二天一大早准时带到临时教室。清晨,宋宁和孩子们一起诵读课文,朗朗的读书声飘荡在革渣村的上空,让宋宁看到了孩子们的前程与希望。不仅如此,宋宁还提要前看好网课时间,根据孩子们不同的学龄帮助他们选择相应的课程,然后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在孩子们遇到问题时,宋宁还要和他们一起查阅资料,帮助他们完成作业。孩子们没有文具和书籍,宋宁就自掏腰包给他们买,当然还有抗疫必需的口罩。课间还会和孩子们聊聊山外的世界,一起做些小游戏……那临时改建的“小教室”渐渐热闹起来,充满了生机,充满了希望。

5月27日,那是宋宁陪孩子们上的最后一课,虽然不舍,但他更希望孩子们尽快回归课堂,“大山里的网课”就此结束,“宋老师”又变回了驻村干部。

“在防疫这段特殊时期,我和孩子们、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随着革渣村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我的工作成效也得到大家的认可。”宋宁说,从此,他在村里多了一个亲切暖心的称呼--“宋老师”。虽然宋老师不是专业的老师,不能教给孩子们更多的知识,但他让家长们充分明白“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成就未来”的道理,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在帮助孩子们通往未来的路上点了一盏灯,铺了一块石,尽到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脱贫攻坚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千年大计,将会深深影响世界发展格局,能有幸成为建设现代化强国洪流中的一份子,我倍感骄傲,我将继续扎根基层,再接再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宋宁坚定地说。

责任编辑:周忠群


发表评论

0 个回复

电头条新闻

电头条新闻

71640 2019-03-16 加入 中国

(这个人懒得留下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