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登录

南方电网贵州安顺关岭供电局变电“草根”的创新之路

人物
0 196057

电头条新闻贵州安顺10月14日讯(通讯员 谭镇林)个子不高,小平头,穿着朴素,讲话慢悠悠的,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姚旭时的印象。

和他普通的外在形象一样,他的出身也十分普通——1977年出生于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贵板贵乡孔落庆村的一个农村家庭,由于家贫,1993年初中毕业后便没有读书,1994年以临时工的身份参加工作。

从临时工到正式工,再到变电站值班员、副值班长、技师、高级技师、四级助理技术专家,至今工作了26年的他说道:“起点低不怕,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就会走得踏实”。

“见我能吃苦,就经常教我”

刚参加工作时,由于学历低,姚旭被安排到关岭电力公司红岩水电站做临时工,负责水电站压力池前的杂草打捞工作,一干就是3年。

姚旭说:“杂草打捞工作既简单又枯燥,很磨炼人的性子。”但姚旭并不满足于这样日复一日的重复性工作,直到1997年10月,转机发生了。

那年,关岭电力公司招考优秀员工进入新断桥水电站开展机组安装和调试学习。通过不懈努力,姚旭最终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入新断桥水电站。

姚旭说:“工作后总要学点看家本领,要不恍恍惚惚地工作几十年,人生就白白浪费掉了。”

在新断桥水电站工作期间,姚旭什么工作都抢着做。水机系统、调速系统、油压系统、电气系统、励磁系统......凡是水电站用得到的知识,姚旭都学。

姚旭说:“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当时外来施工的水电九局的师傅见我能吃苦,就经常教我学习水轮发电机组的安装技术和维护技巧。”

就这样边摸索边学习,经过1年的时间,姚旭从一名电力“小白”变成了值班员、副值班长,技能变得娴熟起来。

“勤思考、肯专研,就能想出一些好的方法”

有了前期的积累,姚旭开始参加技能竞赛。

1999年4月,姚旭参加贵州省小水电站优化运行技能竞赛,这是他的第一次“出征”。姚旭说:“第一次参加竞赛心里不免有些忐忑,中途有过放弃的想法。但队长和队员时常鼓励我,我就咬着牙关坚持了下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比拼,最终姚旭收获了个人第三名的好成绩。后来,姚旭相继参加了贵州电力工会举办的农村电工技能知识竞赛、中国电力教育委员会举办的农电论文征文赛等,均有获奖。

姚旭说:“参加的竞赛越多,越能意识到自身能力的不足。”于是,姚旭决定在继续深造,于1999年9月参加贵州电力学院职工班学习,一举突破了继电保护和自动化控制两面技术“高墙”。

2007月7月,姚旭转入关岭供电局变电站工作。姚旭说:“由于以前在发电站上过班,所以学习变电站的设备和操作都不怎么吃力。”

学有余时,姚旭会和周边的同事琢磨:怎样做能在符合规程的前提下使工作更加便捷、安全、可靠。于是,姚旭和同事先后设计了多功能票夹板、新型五防锁锁套等,并成功申请实用新型专利,有效解决了生产现场的实际难题。

姚旭说:“无论是竞赛还是创新,只要勤思考、肯专研,就能想出一些好的方法,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善于总结,才能更加精进”

从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到申请发明专利,这是一道鸿沟,跨越难度很大,对于姚旭来说亦如此。

为了跨越这道鸿沟,姚旭开始大量阅读专业书籍并通过互联网进行在线学习。同时,姚旭全身心投入到创新的适用性研讨,在项目设计前期都会向身边的同事和领导的征求意见,获得多数人的认可后再开始设计。

一种避雷器动作计数器的在线监测装置、一种灭弧短接器、卷盘式灭弧短接器,截至目前,姚旭和同事成功申请到三个发明专利。

姚旭说:“创新就是一种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善于总结,才能更加精进。”

为此,姚旭将工作和创新中的所思所想进行归纳总结,所写作的14篇论文先后发表在《中国电业》《中国农村电气化》《中国电机学会》等电力行业核心期刊,为其被评为四级助理技术专家和高级技师奠定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姚旭应聘成为贵州电网公司内训师,负责贵州电网公司组织的小水电学习地图编制工作,并完成配网电缆头制作、变电仿真、电气操作及故障处理等课程,成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良师。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在电力行业工作了26年的姚旭,始终爱思爱想、严于律己、不畏艰难,纵然没有轰轰烈烈的故事,但却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草根”创新之路。

姚旭(左)对变电站设备进行日常维护。谭镇林 摄

姚旭(左)对变电站设备进行日常维护。谭镇林 摄

姚旭查找设备的回路断线故障。谭镇林 摄

姚旭查找设备的回路断线故障。谭镇林 摄

姚旭调取保护动作信息。谭镇林 摄

姚旭调取保护动作信息。谭镇林 摄

责任编辑:周忠群


发表评论

0 个回复

电头条新闻

电头条新闻

71640 2019-03-16 加入 中国

(这个人懒得留下签名)